【於慶中/綜合報導】許多海洋廢棄物(marine debris)在經過化學與物理性的裂解後,部分溶解入海水,透過食物鏈進入生態系,已在海面形成遼闊的「大太平洋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嚴重威脅海洋與各國的濱海生態系。
這些海洋廢棄物成為無法被分解的塑料粒子浮游在海水上層,隨著洋流四處繞行,並與其他類似污染物聚積,造成污染範圍擴大。
《CNN》報導,周一(17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中的研究報告指出,研究人員發現在太平洋垃圾帶棲息著數十種沿海無脊椎生物,認為這些破壞環境的海洋廢棄物正在孕育一種全新的生態系統,包括小型螃蟹、海葵等37種無脊椎生物,都是原本無法在開闊海域中生存的生物,使漂浮垃圾帶自成一處生命得以自給自足存活與繁殖的棲地。
1988年,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首度證實了大太平洋垃圾帶的存在,雖然面積遼闊,但主要的組成物「塑膠微粒」的厚度並不大,且混合著油污漂浮在海水中,使得整體密度並不高,導致衛星影像,甚至船隻航行經過都不易發現。
30多年來,這片廣大的飄浮廢棄物隨著太平洋洋流繞行,漂浮在美國加州與夏威夷之間,面積因不斷增加的各式廢棄物,面積持續擴大已達到逾160萬平方公里,超過台灣陸地面積的44倍。
報導指出,隨著近年來的污染達到「前所未有」(unprecedented)的嚴重程度,學者估計在海洋中漂流著超過170兆個塑料顆粒。
這項研究的領導人、美國國家食品與農業研究院(NIFA)的哈蘭姆(Linsey Haram)表示,研究團隊在2018年11月到2019年1月間,檢測了從太平洋垃圾帶捕撈的105片廢棄物中,發現了46種、總計484個海洋無脊椎生物,其中超過80%都是美洲、亞洲大陸太平洋岸的濱海生物,「我們在70%的垃圾碎片表面發現生物棲息,這樣的出現頻率令人驚訝。以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來說,很大部分是沿海物種,而不是我們預期發現的當地或遠洋開闊海域物種」,「我們更在三分之二的碎片上,發現2個群落(community)在互相爭奪空間,也很可能以其他方式相互作用」。
哈蘭姆指出,將沿海生物帶入遠洋會產生怎樣的後果尚無定論,可能會為了生存引發空間或食物的爭奪,甚至群落間的捕食行為,「很難確切描述發生了什麼,但我們已經發現了沿海品種的海葵吃掉開闊海域生物的證據,證實在2個群落間存在著捕食行為」。
而隨著漂浮的垃圾帶持續擴大,這類型的「物種棲地遷徙」將繼續發生,部分耐受力好的濱海生物可藉此擴大棲地範圍,也會有部分海洋生物不堪垃圾漂浮物對環境的破壞,或是進入濱海生物的食物鏈,引發一場原本不該存在的新物種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