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客新聞》與《MyGoPen》合作反詐騙,將提供「事實查核」、「詐騙破解」等相關新聞訊息,本篇文章由《MyGoPen》提供,若疑似遭到詐騙,仍有疑問可撥打「165」反詐騙專線。
你可以先知道:
(1)醫學上沒有感冒多少次才算是多、或算少的定義,且感冒的重點是病程時間的長度、及病情嚴重程度,感冒次數多寡並非重點。
(2)消化、睡眠、循環與免疫高低的說法,都犯了「倒果為因」的謬誤,應是消化不好營養差導致免疫不好;睡眠不佳影響荷爾蒙、免疫力;血液循環好有助免疫,而不是以便秘、失眠、手腳冰冷作為免疫高低的判斷依據。
感冒次數能判斷免疫力高低?
原始謠傳版本:
如何判斷自己的免疫力是高還是低?
主要流傳這些影片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柳朋馳表示,醫學上所謂的免疫好不好,指的是白血球數量偏低,或是白血球低下、功能異常等。先定義好所謂的免疫是指什麼,這個問題才有辦法討論,而免疫系統通常指二類,第一種是初級免疫,指的是皮膚黏膜、非特異性白血球等等,例如嗜中性白血球。第二種的次級免疫是指 B 細胞、T 細胞等,這些免疫系統就是人體用來對抗外來細菌、病毒,甚至是自己體內突變細胞。
次數不是問題 長度、程度才是重點
網傳說法提到一年感冒超過 4 次就算免疫不好,柳朋馳強調,醫學上並沒有感冒次數多少才算是多、多少才算是少,感冒最重要關鍵為是否拖拖拉拉很長時間都無法痊癒,還有就是感冒的嚴重程度,而非感冒發生的次數,因為是否感冒還牽涉到涉險的環境。
如果一個人因為工作的關係、長期處在一個很容易得到感冒的環境,感冒的次數就會比較多,這次新冠疫情民眾都開始能夠明白,感染與否和很多條件有關,例如暴露時間、病毒數量,甚至包括被傳染者當時飲食、睡眠、免疫等各種身體狀態。
柳朋馳指出,如果病人感冒很快就痊癒,而且感冒也並不嚴重,不影響工作和日常,那這樣的情況醫師並不會在意感冒次數,醫師關注的是生病時間的長度以及病情的程度,就像新冠疫情時,病人第幾次感染並非重點,重點是有沒有出現危症、重症的徵兆,因為拖得越久、病得越重,越容易產生其他的併發症,網傳說法只是把很多籠統的綜合性說法講在一起。
傳言還提到都沒有感冒也是免疫不好,柳朋馳強調,抵抗力好的人確實只要在不曝險的環境下,確實有可能很長時間都不會感冒,像這次新冠疫情民眾都戴口罩、勤洗手,全台灣的流感、腸病毒病例數明顯下降,我們不會因為這樣就說全台灣人的免疫都變差了,這樣的謠言太過籠統武斷偏頗。
應是消化道、睡眠影響免疫 傳言倒果為因
排便次數太少、排便不順的便秘問題,以及排尿太多太急都是免疫不好的謠言內容,柳朋馳認為這是「倒果為因」,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是消化系統不好而影響免疫系統,例如消化道長期發炎導致營養不良、腹瀉,影響到人體所需營養素的吸收,免疫系統需要一些內源性的荷爾蒙,以及蛋白質、輔酶等,這些都和消化道的攝取及吸收營養有關,所以應是消化道影響免疫系統,而非謠言所說免疫不好,出現便秘、頻尿等消化系統相關的症狀。
柳朋馳強調,睡眠好不好會影響到荷爾蒙的分泌,當然也會影響到免疫系統,並非謠言所稱是免疫低下影響到睡眠,同樣是「倒果為因」的謬誤。
除非自體免疫疾病 才會成立謠言的症狀
柳朋馳表示,手腳冰冷是身體的「微循環」比較差,但不代表他的「體循環」就不好,不能說免疫系統不好導致微循環不好,這是兩回事,更何況過去日本曾有泡湯讓基礎體溫維持較高、較不會感冒的研究,但那是連續性、定量的長期實驗及研究,類似人體發燒的機制,因為大多數的病菌不耐熱,所以謠言這樣的說法也是一種倒果為因。
柳朋馳強調,最後還有一種可能情況,就是謠言中所說的免疫不好是指免疫疾病,例如異位性皮膚炎、類風濕性關節炎之類的免疫系統疾病,然後廣義的、無限上綱地說因為免疫系統疾病會皮膚癢、關節痛等,導致睡覺睡不好、排便不順、四肢冰冷、常感冒等等,這樣硬扯就會扯不清楚、無法討論。
柳朋馳提醒民眾,不要相信來路不明的養生健康謠言,以免誤信錯判,延誤就醫錯失正確診斷治療的機會。
結論:
總結來說,醫師專家澄清感冒次數不是問題,長度、程度才是重點;而便秘、失眠、手腳冰冷都是倒果為因。
諮詢專家:
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 柳朋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