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台源、蘇佑昇、宋佩遙/台北報導】客庄的重大活動《浪漫台三線藝術季》(後稱藝術季)預計六月開幕,目前進入緊鑼密鼓的階段,今(25)日雖然是補班日,但將近百位的藝術、設計與地方創生團隊齊聚台北國際藝術村,以共識會的形式聚在一起腦力激盪,凝聚對藝術季的創作方向。整場活動充滿對客家創意的想像,跳出傳統客家印象,走出一條透過台三線對外連結的新途徑。
今日藝術季共識會宛如活動暖身的大會師,將近百位的藝術、設計團隊與地方工作者到場參與,包括長期推動公共政策溝通、社會公益與環保倡議的「左腦創意」程詩郁、與第一屆藝術季總監、「社計事務所」的吳漢中都到場參與。
另外包括策展團隊裡負責設計導入的設計師林長叡、飲食實驗計畫主人王詩鈺,以及藝術策展的林怡華都上場分享設計理念;此外也有甫獲紀錄片獎項,長期蹲點六堆客庄的記者李慧宜,與文化觀察家李明璁,分享彼此對於客家文化的看法。在這個週末補班日,無論是否客家人,都對客家充滿著期待,透過設計理念激盪出對客家文化不同想像的衝擊,盼能「擾動全新客家美學」。
身為藝術季主辦單位的《客家委員會》主委楊長鎮也到場跟設計師加油打氣,笑稱:「設計師都要穿黑色系的衣服嗎?」他鼓勵大家一同參與藝術季,透過不斷對話的過程,讓更多精彩的台三線客庄美學、飲食特色文化被更多人看到,「希望大家今年夏天可以共下來參與。」
因疫情因素延宕了四年,即將邁入第2屆的《浪漫台三線藝術季》,此次藝術季的總策劃人陳板表示,這次以客語「花啦嗶啵Falabidbog」為主題,就是期待台三線的多采多姿透過藝術祭讓更多人認識。陳板也說:「這次展出範圍在台三線上超過150公里,橫跨台北、桃園、新竹、苗栗與台中等5縣市15鄉鎮,相關暖身活動已經陸續展開,希望從藝術、設計及飲食文化三大軸線,重新翻轉大家對客家多元文化的既有認知。
長期從事客家事務領域的主委楊長鎮,一開始分享客家文化的進展,他表示客家人30年前走上街頭(註:1988年12月28日還我母語運動),讓大家從此看見、聽見客家人聲音的公民運動,經過了這麼多年,台灣的社會文化不斷在改變、累積能量,從環保運動、文史工作、社區營造、地景藝術等,前幾年舉辦了第1屆的藝術季。
楊長鎮指出,藝術季就是一個不斷對話的過程,當時有人說「這是地景藝術季的跟風」,他聽了覺得「臉熱熱的」,但辦了第1屆後,客家文化和美學的能量大爆發,成功讓國內外的人看到、體驗到台灣客家浪漫台三線的美學。
楊長鎮期待第2屆藝術季即將展開,希望更多熱情的團隊、志工參與,而這屆主題是「花啦嗶啵」,將展出更多精彩的台三線客庄美學、飲食特色文化,歡迎大家來台三線共下來參與,這場藝術季盛會。
藝術季總策劃人,同時也是《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董事長陳邦畛指出,感謝客委會讓我們有機會做這件事情,可以在每一個地方跟更多的人接觸,大家花很長的時間,「很像社區營造、很像創生計畫,但它是藝術季。」這次藝術季有藝術策展、設計導入與飲食計畫,是各方經驗湊再一起凝聚而成的方向。
陳邦畛認為藝術季的參與者當然不限客家人,希望愈多人來愈好,但大家做客家事,我們就是「客家國家隊」,也讓參與的人知道我們在做什麼,更可以透過這次藝術季,藉由不同領域、不同專業、不同族群的人合作,「讓客家成為每一個人的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