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湘仁/新竹報導】新竹縣湖口鄉波羅村近期發現一座荒廢近50年的磚窯場遺跡,恰巧緊鄰新竹縣立生命園區預定地,當地民眾自發在磚窯場遺跡舉辦文化講座,邀請古窯專家鄧淑慧分享田野調查及歷史脈絡,鄧淑慧認為,該窯外形特殊少見,可以象徵台灣窯爐演變豐富性,民眾也說,生命園區預定地有打造成為「湖口陽明山」的潛力,未來將申請提報湖口磚瓦窯廠具文化資產價值,希望可規劃為磚瓦窯文化聚落,修復成為湖口的產業特色亮點。

湖口在地鄉親11日一人帶著一道點心,就像是客家人說的「打鬥四」(daˊ deuˇsiˇ,海陸腔)的心情,自發參與這場在波羅汶古窯遺跡旁舉辦的講座,大家邊享用點心、欣賞歌手現場演唱,也聽專家及耆老分享湖口製窯的歷史,希望能更認識在地磚窯產業的故事

傳統古窯專家鄧淑慧分享多年田野調查及歷史脈絡。郭台貴提供

臺灣陶文化協會理事長鄧淑慧分享多年田野調查的經驗,也講述台灣磚瓦窯的歷史變遷,八卦窯在學術名稱叫做霍夫曼窯(Hoffmann kiln),於日本時代引進霍夫曼窯的建造技術,因為可以增加產能,而造成劃時代的變革。但台灣真正風行是在1960年代,因為經濟起飛民生富裕,民眾有能力蓋紅磚屋。

鄧淑慧說,這座波羅汶八卦窯便是在台灣經濟起飛的時代背景下,由兩條竹管窯改建連結而成,可以整年不停火增加產量,但後來也因應產業衝擊減產而砌築臨時擋土牆。該窯代表台灣磚造時代的後期,民眾用盡各種窯爐的特點去改良適合當地生產的窯爐,外形特殊少見,可說是總結了台灣窯爐演變的豐富性,且結構保存相當完整,極具歷史價值。

現場參與講座的87歲耆老戴木金年輕時也曾擁有自己的磚窯,他分享像波羅汶古窯這樣形式的磚窯,客語叫做「圓環窯」(rhan kuan rhau,海陸腔),在磚窯工作非常辛苦,一般工人一天的工資僅20元,磚窯除非遇到下雨,因為無法把磚曬乾而停止燒,否則全年不停工。面對民眾的發問,戴木金有問必答,滿足當地民眾對於磚窯的運作與湖口磚窯的歷史故事的疑問。

主辦講座的社區規劃師郭台貴表示,經過田野調查後發現,湖口生命園區預定地附近有六大特色,首先是保存3座磚瓦窯遺跡,未來可規劃為磚瓦窯文化聚落;其次,大圓山陣地(即生命園區預定地),保留不少軍事遺跡;再者,當地有一條軍用戰備道,坡度平緩,是很好的登山步道,可打造成湖口新豐版的「陽明山」。

第四,這裡保留許多原始林木,是湖口新豐的都市之肺;第五,沿戰備道到至高點,可眺望湖口新豐平原,更可看到外海,入夜後漁火點點,十分浪漫;最後,由於地勢平緩,此處可打造為湖口新豐的特色公園。

對於湖口鄉民希望提報評估文資價值,新竹縣政府文化局長李安妤日前表示,文化局尚未收到申請提報「湖口磚瓦窯廠」具文化資產價值文件或詢問電話,不過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若有個人團體提報具文化資產價值建造物,文化局將辦理現場勘查,進行文化資產價值評估,判斷是否列冊追蹤。

日前新竹縣湖口鄉波羅村發現一座荒廢近50載的磚窯場。在地人提供
民眾一人帶一道點心,像是客家人說的「打鬥四」的心情來參與這場古窯講座。在地人提供
鄉親現場手沖咖啡免費分享給參加民眾喝。郭台貴提供
休息時間大家邊享用點心邊欣賞歌手現場演唱,在日麗風和的上午,別有氣氛。在地人提供
波羅汶磚窯遺跡旁高聳煙囪,整座窯體保存相當完整。在地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