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客新聞》將不定期推出【專業客】專欄,我們邀請各行業的專家、學者或是經驗豐富的職人,對當下新聞熱門議題,發表最專業的看法,試圖在各種網路帶風向、假訊息當道的時代,提供理性思考的方向。

【專業客】邱湘雲 彰化師範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年前一則關於客家語詞而引起大家熱烈討論的新聞:新竹一家通訊行門上紅布條大大寫著:「老闆單身中,但台ㄎㄧㄡˋ媽先不要」。其中的「台ㄎㄧㄡˋ媽」是客家話,此一詞語的正字是「大箍嫲」,即「胖女人」的意思。看到這樣的字句,透過各自解讀,有人認為這是「客式幽默」無傷大雅;有人則認為是歧視肥胖女性的字句而不可取,網路上引起一番論戰。這樣的客家用語在現代看來帶有負面的用語「嫲」,其實隱含著客家文化的豐富與多元。

「嫲」字是客家話獨有的「特徵詞」,其本義是形容生過下一代的「雌性動物」,其後擴大隱喻至其他諸多方面。何柏均攝

◾語義分表層與深層,由語義五要素組成詞彙語意

先來了解一個語言是表義的符號系統,同時也是文化的表徵,一個詞彙的產生是因有一客觀事物在我們的認知當中形成「概念」,而這是我們想要知道的「所指」,透過「語詞」則是使我們用來概括指稱對象的「能指」,以「能指」的詞語正確指涉「所指」的對象,此即形成「語義」。

然而深究來看,一個詞彙語義的形成並不如此簡單,因為除了「語符」、「概念」、「對象」之外,還要考慮「說話者」及「語境」等五大因素,是所謂「語義五要素」。

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作用下,語義又形成「表層義」與「深層義」,只見「語詞符號」和指涉「對象」的連結關係所見到的往往止於「表層義」;能再納入「說話者心理」及「語境」因素方能見其「深層義涵」,因此一個詞語或一句話到底代表什麼意義,要全面考慮「語義五要素」方能掌握完整義涵。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語境錯置易引起誤會

客家話「大箍嫲」的表面義是「胖女人」的意思,但重點是這一語詞在「表層義」之外尚蘊涵「深層義」,此「深層義」的解讀一則要看「說話者」說此話時是基於何種心理?二則要考慮說話當時的「語境」,即是在何種「狀況」、「場域」下才說出此語。

「說話者心理」不外三種情形:「喜則褒之」、「惡則貶之」,其他則是「中性」詞語。說話者出自「喜好」則所說言語帶有「褒義」,反之,出自「厭惡」則言語往往帶「貶義」的附加色彩。

初看此「大箍嫲」一詞,第一反應多會認為此說話者歧視身形肥胖的女人,進而大加撻伐;不過該名老闆再次出面表示:「張貼此布條只是和隔壁開大碼服裝店的鄰居鬧著玩,並沒有『歧視』意圖。」

說話者心中並無貶義,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差別即在「語境」的錯置。平時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同一句話,對親近朋友而言被視為開玩笑而無可厚非,但若對不熟悉的陌生人說出此語則會以為是具有「冒犯性」的詞語,因為這違背社會交際語用中的「禮貌原則」,因此我們都知道要學會「看場合說話」。

語義由「語符」、「概念」、「對象」「說話者」及「語境」等五大因素組合成語詞意義

◾客語「嫲」字是客家話獨有的「特徵詞」

我曾全盤考證客家話帶「嫲」字的詞語,其中指出:「嫲」字是客家話獨有的「特徵詞」,其本義是形容生過下一代的「雌性動物」,其後擴大隱喻至其他諸多方面,歸納可見客家話帶「嫲」詞語的組合形式多達十餘種。客家話帶「嫲」詞語十分常見:可用以指稱雌性動物,例如「雞嫲、豬嫲、貓嫲」等;至於「鯉嫲」、「雞嫲蟲」(甲蟲幼蟲)、「牛嫲樑」則引申有「胖大義」。

若再以此「動物」詞彙隱喻「人」則多帶有貶義色彩,例如客語詞「番嫲(原住民女子)」、「學老嫲(閩南籍女子)」、「長山嫲(外省籍女子)」等,這些詞語顯現早期族群往往以「自我」為中心而歧視他族為「非我族類」的現象,這類舊時代的稱呼在現今強調「尊重多元族群」的時代而言明顯已不合時宜,確實應淘汰在時代洪流裡。

而一些對女性某些特質的帶「嫲」描寫詞,如以動物名稱形容女人的「豺嫲(貪吃的女人)、「豚嫲(笨拙的女人)」、「老虎嫲」(凶惡的女人)等,或以負面形容詞指稱的「癲嫲(瘋女人)」、「戇嫲(儍女人)」、「呱喇嫲(話多的女人)、「大箍嫲(胖女人)」等都是對女性的「蔑稱」。

相對來看,為何對男性就沒有這類的稱呼?這樣的詞語也不符合現代倡導「兩性平權」意識的主流趨向,在當代社會氛圍下若說出這類詞語便容易被指為是「男性父權」的思想餘毒,不可不慎。

◾「大箍嫲」事件反映了客家族群的「文化語境」

不過若考慮「語境」因素則又可見不同層次的義涵表現。所謂「語境」是指言語交際時相關的社會文化背景,粗略可分為「社會語境」與「文化語境」等不同層面。上述「尊重多元族群」、「提倡兩性平權」已成為當今台灣社會普遍認可的價值概念,甚至形成社會規範,形成「社會語境」,代表一種社會環境氛圍的傾向。

然而除了「社會語境」,不同族群語言尚有其自身特殊的「文化語境」,它是一群人在語言、行為或心理思維上的集體習慣,但其中或有一些概念是其他族群未能理解之處。例如用本來稱動物的「嫲」來稱呼女性人物,一般是表示「小而輕視」的「蔑稱」;但如果是對關係親密的親友說出有時反而成了「小而親切」的「暱稱」。

上述「大箍嫲」一詞即如此,在關係親近的親友間開開玩笑互相「啷洗(longˋ seˊ)」,即閩南語說互相「剾洗(khau-sé)」、「互相落氣,求進步(Hōo-siong làu-khuì, kiû tsìn-pōo)」,顯現的是彼此關係親近而不會計較、不拘小節的親暱感,但外人可能無法感覺,若旁觀者因此便扣上「歧視女性」的大帽,這也是始料未及的。

透過語言的溝通,不同情境下產生不同的語義。何柏均攝

當然,這位老闆若私下和友人說「大箍嫲」,或在懂客家「文化語境」的人看來會覺得無傷大雅,頂多會心一笑;怪只怪這位老闆將此詞語寫在布條上公諸於眾,則難免遭受社會輿論公評,將這一詞語放在「社會語境」中檢視,以「社會語境」來看便成了「歧視女性」的詞語。

法國社會學家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場域理論」(註:場域理論是社會學的主要理論之一,是關於人類行為的一種概念模式,指人的每一個行動均被行動所發生的場域所影響,而場域並非單指物理環境而言,也包括他人的行為以及與此相連的許多因素。)指出:「語言」從來不是孤立的現象,它同整個社會性質的變化有著深刻的關係。一詞語在不同語境中形成不同的義涵。「語境」對「語義」的解讀有重要的影響及制約作用。語言是文化的表徵,此一「大箍嫲」事件反映了客家族群的「文化語境」,也反映台灣群眾生活的「社會語境」交織下產生的火花。

相信通訊行老闆經過此事之後學會了「開玩笑」要掌握尺度和分寸,下次知道要「看場合說話」。更期許民眾對一詞語的形成,能先思維詞語背後所處的「社會語境」及「文化語境」,如此方能減少文化誤解與衝突,掌握語境異同將有助於歧義的消除,無形中也能增加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邱湘雲   彰化師範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經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現為彰化師範大學台灣文學所暨國文系專任教授、國家教育研究院國中小本國語言-客家語教科書審查委員。主要研究興趣及專長領域為:語言表達、台灣語言比較、客家語言、文學與文化、構詞語義學及中國古典文學等。鑽研客、閩雙語,2008年獲中高級客語認證,並著有《書寫客家與與客家書寫–台灣客家文學研究論集》、《海陸客家話語彙研究》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