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怡潔、廖文琪

「位所─梁國龍攝影展」自去年111年11月15日至今年2月28日於臺灣客家文化館第二特展室,展出「行板」系列黑白影像創作。此檔攝影展,從概念到展示設計,都呼應著攝影師透過觀看及行走的藝術實踐,透過作品、空間、燈光、觀展動線及多媒體呈現「行板」影像創作的過程。

|影像前奏曲|喜歡客家庄的悠緩

進到展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攝影家梁國龍口白式的短詩,這段華語、客語雙語的文字內容,濃縮了影像之外的觀點,為本檔展覽下了最好註解;精練的四句話,像是樂曲的前奏,為觀看影像展鋪成了內心迴盪的無聲跫音。

再往長廊移動,左側的第一幅巨幅作品數位重製作品「春茶」,燈箱尺度採用比人高大的設計,則比擬人置身於歷史河流的微小,卻是整體中重要構成,正如為生計奔忙勞動身影的影像敘事,為展覽揭開序幕。

第一區|凝視|數位重製5「霄裡溪的客家人」

【密技1】展場設計,以客庄聚落作為開場

展場以屋型設計作為走入客庄聚落的一種象徵,經由空間與內容的佈局,引導觀者的視角聚焦於攝影師鏡頭下黑白影像,繼而展開對客家光景的探尋。

走出聚落,映入眼簾的是行板系列的「霄裡溪的客家人」,共展出64幀黑白攝影作品,從第一幅的「初冬」、「婆娘」、「雙人舞」直至最後一幅的「百歲母子」;透過展間作品的分佈、燈光安排等設計手法,留下視覺的縫隙,如同行走間的停頓,展區並沒有制式化設定的動線,鼓勵人們四處遊走,就像攝影家在行走間創作一般,緩步、徐行、靜觀等隨心眼駐足與移動。

小小放映室|凝視.空間|

【密技2觀眾手動觀看作品體驗步行節奏

以黑色帷幕圍起的空間,模擬暗房攝影家洗底片看樣片的情境,提供觀者感受攝影家按下每個快門瞬間的獨特觀景視角。這間宛若小型放影室的空間,觀眾觀看時,能一邊手動切換幻燈機的上、下開關,用自己的速度欣賞3幀「村之祭」、3幀「遙遠的地方」、6幀「住有客家人的風景」黑白攝影作品樣片。

觀眾一面感受攝影家影像中的「行板」節奏及速度,彷彿進入攝影家手工沖洗樣片時的現場,就著微弱光線細緻地檢視影像、作品的情境,伴隨幻燈機換片的喀擦聲,藉此喚起觀者記憶中的客庄、熟悉的人事景物。

【認識攝影家】

行事低調具藝術家性格的梁國龍,對於這檔攝影展要怎麼觀賞,他希望是「不傳達理念,由觀眾發揮想像力,觀看作品才能得到快樂。既然已經公開展示了,就不應該由作者來詮釋,應該由觀眾去想像,用個人的方式詮釋,我認為這樣才符合藝術精神」。

梁國龍認為攝影家在按下快門拍下照片的當下,進到暗房以手工方式洗出來就完成工作了,剩下的事就交給觀眾,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喜惡,被作品觸動的點,這正是影像有意思的地方;至於哪幅最好的提問,他語氣平緩地說:「每張照片就像兒子、女兒一樣,拿出來展就是大家的『賴仔』(註:「賴仔」,客語,意即兒子;「妹仔」,女兒之意),所以沒有必要自己來稱讚自己的妹仔」,攝影家期待透過作品表現他對客家為何的視角,對於影像詮釋的開放,根植於他自成一格哲思式的求真堅持。

行板-梁國龍個展:111年11月15日-112年2月28日
◇地點:臺灣客家文化館 第二特展室(苗栗縣銅鑼鄉銅科南路6號)
◇參觀資訊: https://reurl.cc/V1DvrZ
◇指導單位:客家委員會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協辦單位:客家委員會客家發展中心
◇策展單位:擷果創意
◇攝影作品:梁國龍 ⓒ 2022 Liang Kuo-l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