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慶中/綜合報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近日在日本社會引發強烈關注的壽司郎「打工恐怖主義」(バイトテロ)事件,已困擾許多商家一段時間。台日社會各界紛紛提出看法,企圖了解現在年輕人頻繁出現此類脫序行為背後的意義。
日本知名網路觀察家德力基彦早先指出,這類愚蠢行為其實早已存在,但現在會不斷爆出引來關切的背後有六大因素:
一、以前只是「看不到」:餐飲服務業的工讀生一直都是以學生為主,這些影片中的內容一定早就發生過。只是當時這類行為只會是現場工作人員間的秘密,而不會像現在這樣出現在網路上廣為傳播。
二、影音平台興起讓這類行為被更清楚檢視:網路時代不只讓這些愚蠢行為被散播,圖片甚至影片更能讓人看得更清楚。試想過去只有文字沒有圖片,一句「朋友在打工處將垃圾桶裡的魚肉撿起來再用」,無法判斷真偽,但「有圖有真相」整個就不一樣,就像看到犯罪現場般加深印象。
三、誤以為「只有朋友才看得到」:這類影片多半使用社群平台的「限時動態」發布,只有朋友能看到且短時間後就會自動刪除。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轉發與備份的效率極高,一旦外流就難以處理。
四、演算法讓傳播速率加成:各社群平台不斷修正更新演算法,使得熱門發文出現頻率變得更高,傳播的速度自然更快。
五、越來越多媒體喜歡這類訊息:這些網路熱門話題很容易獲得點擊率,再加上現場圖片或影像都已經拍好,素材容易取得,媒體只要寫出文稿就成了一篇報導。且媒體可以在平台上不停報導同一事件,增加渲染力。德力基彦表示,以前傳統媒體若報導某家餐飲業者後場衛生有問題,都是在發生食物中毒後,但現在的狀況完全不同,只要有一間分店的某位工讀生惡搞、開玩笑,就會嚴重傷害該企業。
六、接連發生的加成效應:類似這樣的風波一但成為電視話題,類似行為的話題度就會增加。當騷亂成為熱門話題時,人們的注意力都會不自主集中在相關話題上,因此過去發布的影片很容易引發關注。
德力基彦認為這些餐飲業工讀生的愚蠢行為一直都存在,比起企業全面禁止員工滑手機,更重要的是要讓大眾學會正確使用網路的態度。
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在《臉書》公開粉專「矢板明夫俱樂部」發文,認為「壽司郎」事件可提供大家3點反思:
一、現代社會追求效率,對業者而言,迴轉壽司的營業方式,能「節省大量人力成本」,但同時創造很多無法監督到的死角,如有人做壞事,比較無法及時發現阻止。儘管受害店家表示已調整服務流程,不過仍有不少顧客透露未來將選擇其他更安全的用餐方式。
二、如果沒有網路傳播,這件事的負面影響可能不會那麼大,但一旦經網路推波助瀾,就可能在短時間內傳遍全球每個角落。企業的危機管理跟不上、發揮不了作用,壽司郎的經營團隊只能眼睜睜看著股價崩盤。但也因此事件,大家知道這種惡作劇其實並不罕見,受害店家決定進行民事、刑事追責,應有助於法律規範的完善,震懾今後的犯行。
三、社群媒體的出現,使一些希望獲得關注的年輕人、社會上的弱者,為引起注目,更容易鋌而走險做出過激行為;不但事先很難阻止,還可能出現模仿者。少年一定沒想到事情的影響這麼大,現在可能已經追悔莫及,對他的父母、壽司郎、迴轉壽司行業、整個日本社會造成的傷害,已無可挽回。
知名律師呂秋遠則在個人《臉書》發文表示,「在這個網路時代裡,許多未成年子女的『志願』,就是想當網紅。他們認為,只要露臉講話,就可以拿到贊助、抖內、業配等等,還能成為注目的焦點,有什麼頭路比這個行業更好的呢?而當他們渴望取得別人的關注,就可能會以各種手段搞怪,希望在短時間內最快變紅,這時候,許多『特別』的行為就會出現,透過網路上的快速傳播,想讓自己『一戰成名』」。
呂秋遠指出:「父母,能做的事,就是告訴孩子,你永遠愛他,希望他能做到三件事,不要傷害自己、不要傷害別人、要善良」。
呂秋遠要大家不要透過傷害自己去吸引別人目光,他說:「不要傷害自己,就是永遠要想到要善待自己,盡量不要傷害自己的自尊、身體,去吸引別人的目光。如果有人要我們做這樣的事情,能得到一些報酬或眼光,當然要拒絕,因為拍片一剎那,網路永流傳…」。
呂秋遠總結:「許多事情,並不是道歉就能解決的,一件自己覺得好笑的、微不足道的行為,在網路的推波助瀾下,也或許就可以毀掉一個上市公司。身為父母,可能真的得要好好思考,如何給孩子適當的價值觀,18歲以前沒教好,得要負連帶責任,18歲以後沒得教,這個社會,會幫你教,但要付出多少代價,或許不是父母可以想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