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秀琴
曾任出版社總編輯,現為作家暨譯者,著有《料裡風土:往山裡去的地方,九種食材從山到海建構客家飲食》、《料理臺灣:從現代性到在地化,澎湃百年的一桌好菜》等書籍。現居離台北城約一個小時的小鎮,持續文字工作。
於我而言桶柑是這樣來的;阿婆呼喚,「去拿錫桶到禾埕來。」年下,有時年前有時年後,端看那年的春節落在一月還是二月,要用到桶子裝柑仔,怕是有十來斤,若在年前,就會附加一袋用提袋裝的十來個很大顆、皮粗粗的大頭柑,感覺上長得和普通大小的柑仔不太一樣,其實就是特別大顆,特意保留下來的桶柑。
那幾顆大的柑仔,橘紅色亮澄澄頗為討喜,是為了過年時供在神桌上,稱作「軋神桌」(壓桌頭)取其吉祥如意,圓滿豐足的寓意。
桶柑於一七八九年,清領時期乾隆年間移植臺灣北部種植,大約晚目前產量最多的椪柑十五年引進種植,名為桶柑,有一說是在運輸過程中以木桶裝載得其名。臺灣柑橘有計劃的大量種植並成為商業作物,始於日本時代,日治殖產局發現台北到新竹地區極適合種植柑橘,將新埔、北埔沿內山公路以降,有系統培育種植,增建果園,並以桶柑為主要栽種品種。
《台灣遊記》作者德富豬一郎,有一段描述參觀蘆洲李宅桶柑園的紀錄,「桶柑與椪柑相比,果皮較厚,方便保存,而其生產季節是在椪柑產季結束後才開始……桶柑是未來前景不錯的一種水果,我們在果園中,看著枝樹上垂掛著一顆顆如黃金般的桶柑,摘取其中最佳品質的來試吃。」(資料來源: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這一段紀錄大約一九三〇年前後,看起來桶柑種植面積比不上椪柑,感覺上比較珍稀。事實上,早在日治初期,兒玉源太郎總督認為柑橘是能夠積極推廣種植出口的果物,大力補助農民轉作,尤其在新竹州廳治下補助最多,開發面積最廣,在丘陵山坡地上遍植,也將大部分的人力投入,客家婦女繼摘茶之後,也開始「摘柑仔」,採摘客語發摘(zag)音。
客家山歌中也有了柑橘的身影出現,「柑仔跌落古井心」或「柑仔種哩種石榴」,前一句點出心情,後一句是描景,要顧廚房又要忙農事的女性,逐漸發展出客家特有的以柑橘為基礎的飲食文化。因為,當時的柑橘種植需要七、八年才能收成,只能成為農家的副業耕耘,既作為副產品,就免不了要全家上陣,參與柑橘的種植、收成與處理消化生產過多的果實。
沿現今浪漫臺三線上的人家,幾乎都會種一兩棵柑橘樹在地界上,大部分是桶柑或桶柑的變異品種,其中有名為高墻(牆)桶柑,是早期家屋伙房以竹叢作為圍牆,牆外種橘子以此為名,也是桶柑的其中一個品種。
桶柑因在每年春節前後盛產,又稱年柑,客家人過年祭祀要有牲禮、粄和果物,牲禮和粄不能久放,果物則疊成一堆一堆來「軋神桌」,從除夕一直放到天穿日(農曆正月二十)出年假,看起來大氣有派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