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廖文琪】
︱準備過年無時閒︱
行板系列「霄裡溪的客家人」,紀錄了溪流流經大茅埔、鹿鳴坑、北打鐵坑、下伯公等地兩岸山窩間小聚落。攝影家梁國龍敏銳的觀察力,將客家庄一年春夏秋冬的日常生活盡收入他的觀景窗。
黑白影像依照自然節律順序進行選錄,作品中的農事勞動,尋常卻充滿生命力,也道出了農家人翻舊曆依照節氣的簡樸生活方式。老實踏實的平凡日子與徐暖人情,在攝影家眼中,恬淡不足外人道的有滋有味,沉靜而動人。過年前的田裡果園灶下,更是忙碌。
|雙人舞|
冬日暖陽下,兩公婆正忙著將採收回來的大菜,在菜梗上抹上鹽巴殺青軟化後,將菜梗放進大盆內,雙腳赤足踩踏,再一顆顆依序掛在竹竿上曬日頭。滷鹹菜幾乎是農家人如禮行儀,菜成熟的時間到了,農人身體就要動起來,這個常見的季節醃製,與冬天溫暖陽光共譜了一首無聲樂音的雙人舞。
二期稻作收成後,勤快的農家人,在下一期插秧前的空檔,有人會在田裡撒下綠肥如魯冰花、油菜花等草籽,有的則會趁機撒下蘿蔔(又名菜頭)籽,或是俗稱姑腰菜的包心芥菜(客語gie coi),有的客家人稱「大菜」(tai coi),正是每到過年全家團聚上桌「長年菜」(四縣腔congˇ ngienˇ coi ;海陸腔chong ngien coiˇ),用燒煮祭拜用的全雞雞湯炆火慢煮,煮一大鍋,從初夕吃到年初一、年初二,這道回鍋烹煮的獨特風味,家家阿姆阿婆各有其專屬的手路年節記憶。
|大蘑菇|
你家大掃除了嗎?
農家人逢年過節,除了原有的田間果園勞動外,家裡大掃除可就得全家都要動起來。傳統大家庭用大灶起火煮食燒水,大鍋大灶很常見。大鍋子用一段時間後,外鍋表面經年累月黏著了厚厚一層的積炭,會影響鍋子受熱加溫的速度,因此需要定期刮除。畫面是頭頂剛用鋤頭刮過大鍋頭,從菜園走回家。
|忍者|
這幾位全副武裝的婦人家,正在採收筊白筍,下田工作,為了防曬防蟲要把身體包裹的嚴實、密不通風。她們露出眼睛為了安全順利揮動鐮刀、割禾筍放進茄芷袋手腳並用,偶爾要喝水、休息時才露出嘴巴的模樣,像極了忍者。
|總是一肩挑|
傳統夥房屋的屋簷下,常見一支長長的竹竿懸掛著,做為曬衣時使用。有的老屋則是進階到使用塑膠或油桶填裝水泥做曬衣樁,出太陽時,禾埕就成了曬衣場。
畫面中的阿姆,正在將一整桶衣服一件件晾曬,竹竿粗的一頭放在肩膀上,兩手將上衣的袖口、褲子褲管套進竹竿,再逐一拉平整,利用地心引力幫每件衣服爭取接受陽光曝曬的最大面積。
【展覽資訊】
梁國龍個展:111年11月15日-112年2月28日
◇地點:臺灣客家文化館 第二特展室(苗栗縣銅鑼鄉銅科南路6號)
◇參觀資訊:https://reurl.cc/V1DvrZ
◇指導單位:客家委員會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
◇協辦單位:客家委員會客家發展中心
◇策展單位:擷果創意
◇攝影作品:梁國龍 ⓒ 2022 Liang Kuo-l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