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斑蚊。資料照片,翻攝自美國《CDC》官方網站

【於慶中/綜合報導】蚊子是多種疾病的傳染媒介,被視為「奪走人類生命最多的生物」。專家發現,傳統使用殺蟲劑的撲殺方式已逐漸失效,眼前急需找出新的控制方式,以免傳染病疫情失控。

《法新社》報導,根據最新一期《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的一項研究,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指出,亞洲包括越南與柬埔寨等登革熱(Dengue Fever)流行地區的蚊子已發生突變,突變後的「超級蚊子」對常見的殺蟲劑具有高度抗藥性,而最讓人擔心的突變之一,出現在78%的埃及斑蚊樣本中,埃及斑蚊是最惡名昭彰的蚊子品種,是登革熱、黃熱病和茲卡病毒(Zika Virus)的主要傳播媒介。

研究發現,發生突變的埃及斑蚊,會對「類除蟲菊精」(pyrethroids,新興的化學殺蟲劑主成分)與「氯氰菊酯」(permethrin,一種低毒性的速效神經毒素)產生抗性。這種突變在從越南採得的蚊子樣本中出現的頻率已超過79%,而在柬埔寨的蚊子也多帶有與其他突變的組合,使得蚊子對類除蟲菊精具有更大的抗性。儘管目前仍無其他地區出現此類突變蚊子的紀錄,但研究人員相信,它可能正在往亞洲其他地區傳播。

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醫用昆蟲學專家葛西真治表示,這類基因突變將對傳染病控制與根除計劃構成嚴重威脅,因為這是野外蚊子族群中,對殺蟲劑耐藥性最強的突變之一,「我們必須意識到,通常使用的殺蟲劑將對蚊子無效」。

葛西真治強調,必須持續監測這些突變蚊子,尤其是東南亞,務必在它們傳播到全球前採取適當對策,「目前看來,不同種類的殺蟲劑組合,有時仍有效果」,「政府衛生官員應該選擇合適、更有效的殺蟲劑來控制蚊子」。

目前估計,柬埔寨有超過九成的埃及斑蚊帶有極高抗藥性的突變機基因組合,有些甚至達到1000倍抗藥性,這表示以往可以殺死所有蚊子樣本的殺蟲劑用量,現在只能殺死大約7%,即便10倍劑量也只能殺死約30%超強抗藥性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