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裕能/台北報導】「我最慘的時候,是有時半夜醒過來,不知道未來會在哪裏?」2004年《氣象法》修訂後,彭啟明是取得第1張氣象預報證照的人,但風光創業後,卻嚐盡挫折、吃足苦頭。不過道地客家子弟的彭啟明沒有被打倒,「我覺得硬頸,應該就是一種傻勁,你不知道會不會成功,但你就是一直努力去做。」憑著這股傻勁,如今讓他成為擁有超過26萬粉絲追蹤的「氣象達人」。

擁有超過26萬粉絲追蹤的「氣象達人」彭啟明。洪俊傑攝

2003年成立天氣風險管理公司,之後推動政府開放資料,再與友達、台積電等8家電子大廠發起「台灣氣候聯盟」,呼籲企業重視氣候變遷、加速綠色金融轉型等,彭啟明做的很多都是走向未來、超前佈署的工作。而讓他有這股冒險精神的,就是「硬頸」的客家本色。

「我創業的時候資金就500萬而已,其實頭兩年大概就把錢燒得都差不多了,但實踐夢想,如果你知道的太多,知道這個會到這樣的話,你可能就不會想要去創業了。所以我會覺得那個硬頸,有時候就是一個傻勁。」彭啟明說。

在台灣,創業失敗的機率超高,彭啟明的創業,賣的東西又跟一般人不一樣。「我是賣知識服務,這個是完全新的概念,頭兩三年真的都叫好不叫座,很多人就是說你『好棒、好棒、好棒啊』,然後講完下次就沒有再聯絡了。」

彭啟明的專業知識受到許多單位讚揚,也為民生帶來許多便利。洪俊傑攝

在台灣創業的失敗率高,創立的又是「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當初是否有計算到失敗的「風險」?他笑說:「沒有、完全沒有。說真的,有時候創業就是要一股傻勁,你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但是你有一個信念,有一個夢想去做,就有可能會成功。以我的經驗,失敗、不成功的產品,早就比成功的還要來的多很多,但有失敗,才會累積成功。」

老家在苗栗,桃園觀音出生的彭啟明,因為爸爸工作的關係,住過大溪、台中、花蓮等好幾個地方,後來到台北,就讀成功高中,再考上中央大學大氣系。

彭啟明辦公室的書櫃。洪俊傑攝

彭啟明回憶,「我大概在高中的時候,就很喜歡天文。」但大氣系的研究範圍很廣,不只有天氣,「我本來想要選太空,那時候覺得太空人蠻炫的,但太空離我們很遠,而且台灣也不可能有太空人,所以後來我選了大氣,畢業就繼續唸碩士班、博士班。我做的研究是屬於偏空氣污染、環境方面,博士論文是做全球暖化有關的議題,那是1990年代剛開始的議題,我很幸運,很早就接觸。」

彭啟明原本想當科學家、在學校做研究,安穩的當個學者,但後來他思考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可能?那時候Google搜尋引擎剛出現,他Google之後發現,原來氣象可以拿來做商業的應用,最後決定創業。

決定把「氣象」當成事業經營,還有一個插曲,是和他到行天宮有關。「我要創業的時候,對未來是不知道的,我跑去行天宮拜拜,那個時候抽籤抽到100號,就是『我本天仙雷雨師,吉凶禍福我先知』,是行天宮的第100籤、上上籤。」

行天宮籤詩第100首「雷雨師」。翻攝畫面

彭啟明說:「我雖然沒有千里眼、也沒有順風耳,但我有很多的工具、很多數據,可以看得到全世界的天氣。」他坦言,有了掌管雨水多寡的雷雨師籤詩加持,讓他對創業燃起信心,在心理上有很大的強化作用。

為了專注創業,彭啟明還辭掉學校專任的教職,展現決心。「有教授跟我說,在學校還是專任,去外面兼任就好。可是我說,如果我的同事們覺得我是在玩票、是兼任的話,那他們大家都在玩票,所以我就毅然決然真的離開了學校、去創業。」

無時無刻在觀天相、洞察天機,給彭啟明的人生帶來很大的啟發。他表示,「對我而言,大風大雨已經看很多了,我現在來看人生的話,不會覺得人生會有什麼低潮、高潮,反而是你要在高潮的時候就知道要走下坡了;你在低潮的時候,明天太陽依然會升起。」

天氣也能預防環境災害,彭啟明獲得許多獎項讚揚。洪俊傑攝

因為了解「天有不測風雲」,對於「人有旦夕禍福」的道理,更加能體悟,同時也看淡很多事。彭啟明說:「特別是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的話,我們真的不必特別去哀傷或是快樂,因為明天太陽一定會出來。」但他也提醒大家:「現在有一個最大的麻煩是,這個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是不可逆的,所以我可以想見,未來的地球會越來越糟,天災只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大,這個真的是我們要關注的。」

客人誌/吃素難忘客家小炒 彭啟明:梅干扣肉我吃梅干不吃肉

【鍾裕能/綜合報導】彭啟明是全蔬食者,還會拿出科學數據推廣蔬食。「蔬食跟葷食,排碳量差很多,蔬食只有葷食大概三…

客人誌/20年不看電視 彭啟明:不看浪費時間的東西

【鍾裕能/台北報導】「我非常早起,我會早睡早起,我不看電視,不會去看這些浪費我時間的東西,但我會看大量的國際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