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秀琴
曾任出版社總編輯,現為作家暨譯者,著有《料理臺灣:從現代性到在地化,澎湃百年的一桌好菜》等書籍、翻譯《跟莎士比亞學創作》等。現居離台北城約一個小時的小鎮,持續文字工作。
來到了後疫情時代,人們還沒有習慣新常態(New Normal),就先遇到通貨膨脹物資匱乏,正在進行中的烏克蘭戰爭讓飼料變貴雞蛋漲價,小麥短收麵食翻倍;然豬肉沒先預訂會撲空使人消瘦,卻其來有自。
以前總覺得長輩說「割豬肉」(買豬肉的意思)時,很慎重的帶點興奮又神秘,至今,家裡隔天就要去買新鮮豬肉備用,我媽還是會慎重其事的大人小孩都問一遍,有誰想吃什麼嗎,或先想好要買哪個部位,才帶著菜籃出門。這麼枝微末節的日常,是累積好幾代的習氣,也或許是為了提升炆爌肉的咪緒。
廚房工具時有新產品讓料理變得容易,也讓做菜保持一定的品質,但再好的工藝與手藝,沒有好的食材終究事倍功半;這半年來,疫情已到尾聲,卻迎來困頓的全球疲軟經濟,連日常生活所需都會短缺的日子,全世界最好吃的豬肉產地臺灣,不事先預約可能就買不到上肉(客語,品質好的肉)。
在通霄楓樹窩的山邊細路行走,好似聽到豬隻哞叫,以為自己聽錯,跟稻農確定,原來鄉村生活早就開始未雨綢繆,擔心過年沒有好肉,炆爌肉、封腿都無法盡興,乾脆重啟廢棄豬舍,自求多福。
事實上,預訂豬肉在現代超市尚未販售生鮮食材出現之前,大部分時候都需要事先預約,尤其,客家飲食中有幾道菜,不事先確定可以拿到好的豬肉部位,就無法端出滿意的料理;像是白切三層肉(又稱五花肉或腹脅肉)、炆爌肉和封肉與封腿(後腿肉)。
現今炆爌肉簡單,每天上桌都不是問題,但沒有好的三層肉,就做不出皮酪酪(log log,軟爛之意)肉不乾柴的好吃爌肉。好的三層肉指腹脅靠近肋排的部位,換句話說三層肉也有等級之分,在地風土條件造就族群的飲食文化,得靠日積月累琢磨食材打造手路,想像鄉村歲月裡,一個村莊一位屠戶,要供應全村食用豬肉,沒有經年累月的交關(交易)與好交情,怎麼端得出禮俗儀式中所需的祭儀,也無法發展手路菜。
客家宴席菜中的四炆四炒,食材都與豬肉有關,炆的有炆爌肉、鹹菜炆豬肚、菜頭炆排骨、肥湯炆筍乾,四炒是客家炒肉、薑絲炒大腸、鳳梨木耳炒豬肺、韭菜炒紅旺(鴨血為高,豬血次之),這八道菜包含一隻豬的各個部位——肉、內臟、骨頭和油脂,以及料理手法——炆是燉和悶,炒是煏、火和技藝。
炆(vun)是小火慢燉的意思,也是悶熟,日常炆爌肉用三層肉切方塊,一小塊肉有皮、油與瘦肉,節慶多用大塊肉或豬腿,稱為封肉或封腿,正式宴客通常把爌肉和筍乾一起剩盤上菜,被肉汁浸潤過的筍乾有醬味就有了滋味,因此,炆爌肉要醬油、糖和薑蒜與八角,講究一點把爌肉放乾鍋煏出一點油脂,也讓豬皮更有層次,然而客家人吃爌肉仍然喜好酪酪,也就是幾近糜爛的程度,只要不把皮弄破,炆多久都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