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台灣客家人佔台灣總人口1/5,許多年輕音樂人為了客語復振陸續投入客語歌曲創作,現在的客語音樂曲風多元,早已跳脫傳統,今起《客新聞》將不定期推出「1/5的聲音」系列報導,介紹客語歌手在創作之路的點滴。

【李台源、宋佩遙/台北報導】黃宇寒正式投入音樂產業的這3年,恰好遇上疫情,但他完成3張風格迥異的專輯,更是2度入圍金曲獎。黃宇寒用音樂說故事,用音樂破除大家對客語音樂的刻板印象,原來客語歌聽起來可以像時下流行的韓文歌曲。但,除了客家有刻板印象,黃宇寒小時候反而是因為新住民二代的身分曾受過歧視。

媽媽是來自印尼的華僑,黃宇寒說,以前新住民常常會被認為來台灣是為了騙錢,他甚至會因為自己新二代的身分而被懷疑偷東西。「原住民與新二代過去常常受到歧視,大家會認為他們家庭不一樣,我會很生氣,會用自己的方式反擊。」

國小階段,師長在意的不外乎就是功課與體育,「我把這兩項做到超好,用正確的方式讓他們不繼續歧視,因為大家都認為功課好的學生很厲害。」黃宇寒用超齡的方式回擊,當他們開始接受自己比較特別身分時,才讀國小的他,就會用童言童語告訴同學歧視是錯誤的觀念。對於這些成熟的舉動,黃宇寒笑說「因為我不推崇暴力」。

有一陣子很流行客家玩笑,黃宇寒同樣會與朋友直球對決,向他們說明不應該亂開玩笑。個性偏向活潑的他說,「如果我真的很嚴肅的談一件事情,就是我真的想很久或是我不舒服。」現在演出唱完歌也會跟觀眾說自己的故事,向大家宣導這些行為不可取。

黃宇寒今年在萬華大鬧熱的演出。取自中華文化總會臉書

立志走出國際 仍愛故鄉龍潭

對於不同文化抱持的高度興趣的黃宇寒,最近參加了Global Music MatchGMM)計畫,這是由16國官方、半官方與民間音樂出口單位組成的跨國音樂交流,目的在為本土音樂人拓展新的聽眾,也促進各國音樂人的互動。發起單位之一的「貴人散步音樂節」今年推薦了黃宇寒與春麵樂隊參加。黃宇寒說自己一直想要走出國際,「我加入、我挑戰,如果有這個機會,我都會想要試試看。」

對於自己從事音樂工作,黃宇寒說家人並不擔心,一開始家人不知道自己在做音樂,要發專輯時才說,「媽,我下個月要出專輯哦!」媽媽就問他,你會做專輯哦?你會寫客家歌?黃宇寒說,不是因為家人反對,而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在幹嘛。

黃宇寒提到,媽媽語言能力超強,來台灣才學客語。媽媽開早餐店,會用客語、華語、印尼文、潮州話,甚至閩南語和客人對談。最好吃的是什麼?黃宇寒推薦媽媽的肉羹湯、肉羹麵、飯糰與豆漿,這些常常不到早上9點就賣完。他說媽媽廚藝很好,因為龍潭的生活步調比較早,開店20多年,每天晚上78點睡,2點半要起床,「時間跟我顛倒,我2點半才準備要睡。」

談到生活步調不同,從小在龍潭長大的黃宇寒說,我們家那裡的公車是一小時一班,到中壢要一小時。因此對他而言,只要一個小時內能到達的地方都算近。他以前就會思考,如果住在一個很便利的地方會怎麼樣?因此下定決心要到台北讀書。

現在回頭看,他認為台北其實是一個擁擠、高壓的城市。龍潭最熱鬧就是划龍舟大賽,另一方面,音樂資源也相對較少。儘管如此,黃宇寒仍喜歡自己的家鄉,喜歡聽蟲叫、蟬叫,聽鄉下的聲音,不像台北有車聲、喇叭聲、汽油味,晚上的吵雜讓人煩躁,黃宇寒笑說,「我覺得晚上要有晚上樣子!」

1/5的聲音/參賽遭評「聽不懂,無法評」 「為何排擠客語?」讓黃宇寒走上創作路

【編按】台灣客家人佔台灣總人口1/5,許多年輕音樂人為了客語復振陸續投入客語歌曲創作,現在的客語音樂曲風多元,…

黃宇寒《故事力》串流搶先上架 堅信音樂與故事給世界力量

【李台源、宋佩遙/台北報導】只要發行專輯便入圍金曲獎的歌手黃宇寒,第3張專輯《故事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搶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