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來美
資深媒體人,曾獲客家新聞獎、兩岸新聞獎,現從事文史寫作。
今年九合一地方選舉本月26日將投票產生,回顧台灣地方選舉史,歷經日治殖民樣板,光復後的間接選舉,國民政府遷台後的威權政治,解嚴前的黨外運動,到解嚴開放黨禁後的政黨政治,走過近百年歷史滄桑,才讓地方選舉越臻成熟。
日本殖民台灣50年,到1935年才實施街庄協議會員選舉,但民選、官選各半,且限25歲以上男性、年繳稅5圓以上,才有選舉與被選舉權。選出的街庄協議會員再投票產生州議會議員,同樣是官選、民選各半,日人、台民皆有。此殖民樣板辦了兩次,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停選。
1945年台灣光復,1947年底及1948年初分舉行第一屆國大代表、立法委員選舉,選出吳鴻森(新竹縣)等19位國代,黃國書等8席立委,縣市長則官派。起初鄉鎮長也官派,後採間接選舉;先召開村里民大會,選出村里長、鄉鎮民代表,再由鄉鎮民代表會選出正、副鄉鎮長、縣市參議員,縣市參議會成立後再選出省參議員,成立省參議會。
1949年底國民政府遷台,1950年台灣省重劃為21縣市,開始實施省議員、縣市長以下公職人員選舉,但第一屆縣市長、鄉鎮長採絕對多數制,候選人得票數要過半始當選,否則要挑第一、二高票者進行第二輪投票,得票高者始當選。因民智未開,投票意願低,且閩客對峙,很多縣市長、鄉鎮長到第二輪投票始產生,如桃園縣長是徐崇德與徐言的閩客對決,到第二輪投票徐崇德才險勝,關鍵票贏在原住民的角板山鄉(現復興區)。
國家進入動員戡亂時期,國民黨一黨獨大,中央民意代表未改選,形成外省權貴統治本省人的「恩庇——侍從」關係,致多數縣市形成閩客或派系輪政,如桃園縣是北閩南客輪政、苗栗縣黃劉派輪政、屏東縣張林派輪政。
直到1969年始辦理國大代表與立委增選,1972至1989年再辦理多次增額國代與立委選舉,其中1978年的增額國代與立委選舉,因台美斷交而停選。1977年「中壢事件」許信良當選桃園縣長,1981年邱連輝當選屏東縣長,均開創「黨外」客家縣長先河。
之後「黨外」運動風起雲湧,1986年9月28日民進黨成立,1987年7月15日台灣解除戒嚴,接著黨禁開放,但民進黨以合法政黨投入選戰則是1989年底的立委、縣市長、省議員選舉,且立委改為以縣市為單一選區。
1991年底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終止,第一屆中央民意代表全面退職,「萬年國會」解體,1991、1992年底分舉行第二屆國代、立委選舉,國會全面改組。2005年5月選出任務型國代,在大會通過立法院所提的5項憲法修正案,包括廢除國民大會。
1994年省市長改為民選,接著修憲凍省,省議員停選,1996年總統改為直接民選,從2008年的第七屆立委開始,也實施單一選區兩票制,即一票選候選人,一票選政黨,且與總統大選同時舉行,任期也從3年延長至4年。
隨著傳播科技發展,民意調查普及,選戰已從重視公、自辦政見會,改為利用網路、民調造勢,不少名嘴在電視上淪為特定政黨、候選人打手。政黨常以民調決定候選人,但也常見假名調擾亂選情;以前要求候選人學歷,現不限制,卻學官勾結,假學歷充斥;而選民投票取向,政黨亦早已超越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