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來美
資深媒體人,曾獲客家新聞獎、兩岸新聞獎,現從事文史寫作。
花東縱谷是客家移民花東的大本營,今年9月18日發生芮氏6.8地震,震垮高寮、崙天大橋,不少房舍也震損,幸人員傷亡輕微,是不幸中的大幸。
位於中央與海岸山脈間的花東縱谷,從日治初期到1959年的「八七水災」,來自台灣西部的客家人攜家帶眷,胼手胝足,闢荒野成良田,建大圳為良渠,種出台灣最優質的良質米;而綿延到山的稻田美景,也讓旅人心胸為之開闊。
客家詩人葉日松《詩寫台東池上伯朗大道》就詠讚:
「從盡早盡早个阿太開始
這條路就通往歷史與未來
將水田个故事
編成一齣又一齣个連續劇。
無設路燈个堅持,總係讓星仔同月光,
奉獻溫暖 光照人間
也不時陪等老牛
日夜品味米飯个餘香
根本毋知麼个安到「拿鐵」麼个係「伯朗」
只見這片完美如初的土地
永遠係大家个最愛」
的確,花東在清代屬後山幾是原住民,1895年日人據台,隔年台灣總督府做全台人口調查,花東漢人才3千餘人。1909年台灣總督府鼓勵移民花東,在花蓮建了吉野、豐田、林田,在台東建了敷島、鹿野等日本移民村,移民來自熊本、宮城、滋賀、新潟等縣,亦鼓勵私營移民開墾後山。
這些移民在花東開闢農場,種植菸草、香茅、甘蔗、苧麻、咖啡等經濟作物,急需農工,帶動了西部「島內移民潮」,閩、客族群皆有。東部鐵路1912年從花蓮港開通至鳳林,1926年通至台東,1931年蘇花公路通車,也讓西部移民到花東更為方便。
以頭份饒家來說,饒永昌於1906年就赴花蓮港承包鐵路工程,1917年被任命為鳳林區長,他鼓勵頭份宗親、鄉親移民鳳林拓墾,致鳳林有「小頭份」之稱。前立法院副院饒穎奇的父親饒維芳1938年也從頭份移民鳳林,先擔任日本農場工頭,再轉往台東卑南初鹿落腳;饒維芳的弟弟饒維霈比他早一年就帶著母親彭珠妹移民鳳林。
原籍新竹湖口的張七郎,1921年隨大哥張采香腳步移居鳳林,開設仁壽醫院行醫。葉日松的父親葉雲榮也從新竹橫山移民富里,他的《莫忘大山背》寫道:「阿爸十八歲,離開大山背,擐起包袱,無錢放衫袋,目汁吞落肚,番薯傍豬菜……。後山開墾學校園,茅屋草蓆陪佢睡…….。黃金佬白銀,比毋過阿爸介愛,食水愛念水源頭,莫忘大山背。」
到1940年漢人在花東已達近8萬人,1959年「八七水災」台灣西部受創嚴重,不少客家人再移居花東縱谷,前台東縣副縣長賴順賢原籍公館石圍牆,「八七水災」後隨父親移民池上﹔已故公館鄉醫謝春梅的4位舅舅也從銅鑼樟樹村移居池上。
花東縱谷移民利用中央、海岸山脈流下的潔淨山水,灌溉種出的池上、關山、富里米,已成全台最好吃的米,還外銷日本。因沒有電桿,池上伯朗大道一望無際的稻浪、山巒美景,在金城武長榮航空廣告宣傳下,已成觀光客趨之若鶩的花東淨土,連林懷民的「雲門舞集」亦下鄉演出。
花東縱谷以來自苗栗、新竹的客家人最多,他們講四縣、海陸,還發展出「四海腔」客家話。移民也將公館五鶴山五穀爺及新埔義民爺的民間信仰帶到後山;饒維芳亦在卑南初鹿建了座媽祖廟,兒子饒穎奇並請已故台北市長高玉樹題名「讚天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