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秀琴
曾任出版社總編輯,現為作家暨譯者,著有《料理臺灣:從現代性到在地化,澎湃百年的一桌好菜》等書籍、翻譯《跟莎士比亞學創作》等。目前住在離台北城約一個小時的小鎮,持續從事文字工作。
貓要鹹魚,伯公要魷魚乾;阿婆初一十五準備三牲拜伯公,其中一樣是魷魚乾,也是最為人覬覦的一樣,客家飲食少有燒烤之物,這味曾經是戲棚下的回憶,遙遠又深刻,海味的咪緒有人嫌腥就有人愛得深。
直到看過河洛人煎魚拜拜,才知道原來土地公喜歡吃的是海鮮,追逐海鮮的人更勇猛,每個河口的現流仔都是內行人的兵家必爭之地,海釣船回程,人聲鼎沸的盛況,不輸戲棚下的引頸期待,地方差異造就的精細與豪邁,各有執著與耽溺之美。
離海較遠的客家人用海味,意指將新鮮魚貨變成乾貨,對於善曝曬菜乾的客家女性,處理魚乾也信手捻來,最為人熟知提味,也最常用的是魷魚乾,拜拜用的牲醴以雞肉、豬肉與魷魚乾為主稱三牲,取豬肉跟魷魚乾加芹菜或蔥料理,就成了耳熟能詳的客家小炒,即是客家炒肉,各式變形隨人所愛,但一定不能缺海味的咪緒。
山裡的人料理乾貨,講究細火慢煲或慢慢乾煸,不似海邊的人煮現流仔,要用大火快煮,煠過即起才鮮美不失原味,而大家在客家小炒裡翻找煸得乾乾油油有嚼勁的魷魚乾,因為加熱是煉金術,太陽的熱力是轉化劑,用細火慢煸出味,食材成就美食,海味保留了大海的深邃之味。
另一樣大家都愛的是客家油飯或粽子裡的蝦米,經常為不知者取笑,客家粽就是客家油飯,確實,若不講究,把油飯用粽葉包一包變成粽子也無不可,但油飯通常加麻油一起炒,是從滿月禮演變而來的傳統食物,而粽子通常不加麻油,而兩者都要增添海味加蝦米,才能得到繁複有層次的口韻。
蝦米、蝦皮是廚房常備佐料,炒瓠瓜或白菜加一點增添口感,還有常見的丁香魚,從小貓到小孩都愛,孩童自吃副食品開始,用蚵乾、小魚乾煮粥,人們相信小魚乾的鈣質能夠幫助骨骼發育,做菜也時時加魚乾,最知名當屬小魚乾莧菜。
客家人用海味遙想大海,好似跟海的距離很遙遠,事實並不如此,島嶼山高地形狹長,山與海的距離是順流而下的難度,大家聊風土喜好,經常問人喜歡海或是山來了解對方,我的答案通常是海,自覺住在山區的人都應該是這麼說的吧,大海是山城小孩歡樂的記憶。
這得從日本時代的臨海教育說起,學校在暑假期間,班導師帶著全班到海水浴場合宿,因應島嶼環境要練習泳技,大家一起學習共同生活,利用臨海教育培養各式生活技能與德性,成為完整的人。
內陸型國家的電影經常有主角最大的願望是到海邊,窮極一生追求的是到海的另一邊,這是每個臺灣人祖先的冒險,而現代島嶼子民,早上發了一張三義鯉魚潭山水倒影,下午潑了一張通宵海水浴場落日,山與海不過一個小時的車程,山海相連如在眼前那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