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佑昇、宋佩遙、洪俊傑/新竹報導】台三線客庄上的百年手作工法「酸柑茶」,堪稱是最浪漫的客家等路之一,因為它是完全無法被機械化取代的商品,每一個流程都要親力親為,經過九蒸九曬才能完成!而客家委員會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合作的「369客庄產業輔導升級示範計畫」,就是要將桃園、新竹、苗栗製作酸柑茶的微型、小型店家進行數位輔導升級,讓這些客家人堅持近10個月淬鍊而成的浪漫黑金,成為全民搶購的頂級客家伴手禮!
今日一早,講客號特別前往新竹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除了向民眾展示30間經由輔導升級的精緻客家好物,講客號的錄音車上,還有講客廣播電臺節目《Good morning hakka》主持人宋菁玲邀請到「義和油坊」苦茶油店主吳毓舒、「唐婆食品行」酸柑茶店主高沁余及賴唐鴉、「南埔社區發展協會」專案經理張淑清等,暢聊自身商品轉型後的心得。
受訪的店主們說,其實客家人製作的產品,無論是風味、品質、食品衛生等都非常經得起考驗,尤其是這次的數位輔導升級,客委會和工研院有輔導業者進行SGS認證,讓這些客庄高品質商品,都能符合資格在百貨公司上架。
這次客委會與工研院合作輔導數位轉型的酸柑茶店家有「唐婆食品」、「三義茶農-佛緣藝品」、「有好食茶」、「怡明茶園」、「協隆製茶」,每一間酸柑茶製作工法,都遵循九蒸九曬的百年工藝,店家們會以特殊金屬圓筒在虎頭柑頂端開口挖出果肉,將果肉混和茶葉、紫蘇、薄荷、甘草、檸檬等攪拌均勻後,回填虎頭柑的果殼內,再將塞滿茶葉的虎頭柑以鐵絲捆綁,放入蒸籠內蒸熟,重複蒸、曬、壓(約九蒸九曬),直至茶磚內外乾燥,店家也透露,有些店家會加入一些自己的獨家秘方,改以萊姆,或金桔混和茶葉及虎頭柑果肉,營造出不同風味,但仍不脫離九蒸九曬的百年工法。
客委會表示,客委會與工研院於去年5月攜手合作,聯手替臺三線及六堆的30間客庄地區小型、微型企業數位轉型還有產業升級,並導入一系列數位工具創新營運思維,像是品牌說故事等,同時,也為這些店家進行品牌包裝,建立專屬品牌特色,最後再將這些原本就是頂級客家好物的品牌,來場華麗變身,進攻各大銷售通路像是誠品、蝦皮、東森購物、PChome等,讓大家逢年過節送禮給親朋好友,第一首選就會想到這些精緻客家好物!
客委會指出,這次與工業研究院合作的「客庄產業369輔導數位升級示範計畫」,先挑選桃園龍潭到屏東竹田的30間客庄店家著手,著手找出這些店家好物的亮點特色,並挖掘這些好物的故事,像是屏東六堆客庄好物擁有得天獨厚的大武山泉水和陽光、空氣,種植的大豆、黃豆、黑豆、鳳梨、朝天辣椒等都特別肥美,而臺三線桃竹苗種植的苦茶籽、山茶花籽、茶葉、柑橘、桶柑、虎頭柑,除了有客庄農友每日悉心呵護之外,採收更是有農友「有機農產品」的保證,因此客委會與工研院一起替店家品牌注入客家新美學概念後,也會替店家進行輔導升級,讓店家之後也能自己不斷成長,甚至以自身品牌打造經驗,能有母雞帶小雞的方式,進而帶領在地客庄微型、小型店家一起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