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哲銘/台中東勢報導】還記得先前我們為大家報導有著「台版瑞典地獄罐頭」新屋海客獨門食材「鹹醢」嗎?這次,我們往山裡頭走,來到台中山城地區,一口氣來看看泰雅族、平埔噶哈巫族、東勢客家三個族群關於「醢」食材、作法,當然也有《客新聞》為大家試吃後的心得分享。
首先是名稱部份,東勢客家稱為醢(大埔音︰gieˇ),平埔族也稱為「給」,其音來自於日文「け」的發音,在日本的岐阜石徹白地區也有類似的食物,稱為「肉漬け,にくづけ」;而泰雅族人則依不同區域稱為Sinbwaxan、Cinm’mian或Tmmyan,名稱可說相當多元,而在食材方面,人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三個族群的醢取材可以說相當多元,舉凡山上跑的水鹿、山豬、豬肉、飛鼠;還是水中游的溪蝦、爬岩鰍(石貼)、鰕虎(狗魽仔)、溪哥(白哥仔)、石賓魚…甚至豬大腸都有人拿來製作醢,食材上也可說是繽紛又多元。
但歸納不同族群的作法,卻有其相同之處,像是在醃漬這些生肉前,所有族群都一樣,必須將食材的水份充分移除,避免原來食材中的水份帶有不好的壞菌,而使得醃漬過程中導致發霉而腐壞臭酸,而這部份又得細分肉類與魚類處理方式有些許不同,肉類主要是在洗淨後,加鹽稍微曝曬晾乾。
而溪魚澤因為有黏液,因此會充份洗淨魚肉身上的黏液後(體型較大的溪哥、石賓魚甚至還又去腸肚),瀝乾後加上鹽稍微風乾,才算完成肉類的處理,而特別的是泰雅族人甚至還會將肉類晾乾後,再抹鹽放入冰箱冷藏一至二天;在魚類部份,他們甚至會生火稍微煙燻,目的都是讓這些食材水份析出,避免醃漬失敗。
醃生肉,其精神就是利用副食材的乳酸菌,透過發酵熟成方式,將肉類、魚類的蛋白質轉變為胺基酸,成為耐貯存的美食,在冰箱還沒發明的年代,可說是在山林間工作人們蛋白質的來源之一,而這個「副食材」與作法,每個族群又有所不同。
台中山城客家人採用的是豆麴、紅麴,在製作前,也會將豆麴、紅麴洗淨後日曬晾乾,再混合鹽與切成條狀的肉類主食材,填充進酒瓶之中,並填充米酒隔絕水氣,等待發酵熟成,而肉類採用上,是完全的瘦肉,因此處理前還必須細心挑開肥肉與筋膜,避免油氣讓發酵失敗。
噶哈巫族則是將豆麴、紅麴改用炒過的糯米取代;而泰雅族則用蒸煮過白米或小米熟飯,放涼並稍微晾乾後與主食材、鹽混合,裝瓶發酵,但並沒有使用米酒隔絕水氣,而是充分在瓶內壓實方式取代。
而特別的是,客家人習慣用酒瓶的原因是因為怕開瓶食用時,空氣中不好的細菌進入,而使用開口較小的酒瓶,也因此食用時,會以白鐵鉤將醃肉勾出食用,在以往的年代,則是用竹側枝製作竹鉤鉤取食用,而食用的方式原客也不同,原住民是直接食用,但客家人則是會佐以七沿插(九層塔)或老薑末與白醋一起食用。
而最後,就是《客新聞》試吃環節了,照片中有左至右,左三瓶為泰雅族作品,左一是白飯、辣椒、薑漬豬肉口味;左二是小米漬豬肉;左三是白飯漬溪魚;右二是噶哈巫族的作品,是炒白米漬台灣石賓魚口味;而右一是東勢客家的作品,是豆麴、紅麴漬豬肉。
泰雅族以白米飯醃生肉,口感上偏酸,這也不難理解,就如同我們製作泡菜一樣,因為米飯的軟糯使得發酵較為全面,因此酸度暴增,族人解釋說,米飯類的醃生肉放越久越酸;而小米醃生肉,可說是泰雅族人最傳統的作法,但小米飯即便煮熟後,依然顆粒分明,因此與肉類接觸的發酵就不會快速發酸,取而代之的是很溫純的小米發酵香味,但也小米顆粒分明發酵較慢的關係,發酵時間要到至少三個月才能食用,而這也造就肉類纖維完整,十分有嚼性,尤其製作包含肥肉與筋,要立刻吞入肚內還有一定的難度。
噶哈巫族則是以炒過的米佐酒發酵,嚐起來一樣有酒類再發酵的酸勁,雖然食用後回甘,但在賣相裡卻是最不好看的,但口感卻是三個族群中,感覺最好的喔!而客家的口感,也十分相近於噶哈巫族,因為加了紅麴的緣故,可說色香味兼顧,而佐以九層塔或老薑的味道,又會更上層樓,蘊藏著豐富的味緒。
說到醃生肉,一般人也許頭皮發麻,甚至覺得生菇(發霉)的東西,怎麼可以拿來吃?但試吃過後,其實真的有如臭豆腐,「吃起來比聞起來好太多了」,而生菇的比喻,其實對,也不對。的確,它是發霉了,但卻是人們以他們傳統智慧,讓肉類裡長滿有益的菌種食用,吃了吃後,第二天上洗手間還會感覺十分通順,若是讓記者來比喻,與其說這道美食是發霉臭食物,倒不如說它是有別於火腿的濕式熟成醃漬品來得恰當!
如果您有到台中山城,不妨到東勢本街的早市,就可以看到許多店家販賣醢,而在和平松鶴部落,也有販賣泰雅族人的Tmmyam(咑瑪糆),而噶哈巫族人的「給」,則在埔里仍有族人製作,但卻較少販售,有興趣品嚐的讀者可以去看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