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哲銘/台中東勢報導】台中東勢新盛國民小學配合教育部111年度「全國好漾爺爺奶奶選拔表揚暨新代間零距離教育活動計畫」,針對客語及文化傳承分別於6月25日、7月2日辦理兩梯是的「代間共學大埔客家文化活動營」,參加的祖孫踴躍,活動邀請在地文史團隊導覽解說,並全程以在地大埔腔客語進行,透過祖孫兩代人互動,生動又活潑,不僅讓爺爺奶奶回憶起過往生活,也增進了祖孫親情。

校長陳美娟表示,東勢客庄於2020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是全台中市行政區中,人口老化最嚴重的地區,客語及文化傳承刻不容緩,因此她召集了校內馬文雄主任、台中市客家文化協會、山城石府音樂聯盟、明哥菜車、大茅埔調查團、講客廣播電台《來聊東勢》共組活動辦理團隊,不僅召開數次會議集思廣益,才得以推出走讀「番社庄」(新盛里)與大茅埔庄(慶東里)的豐富內容。

二社將寮走讀,讓大家了解五營將寮信仰。吳哲銘攝
尋找將寮,看看令旗顏色便知道東西南北方位。吳哲銘攝
介紹茂堂伯,大家聽得津津有味。吳哲銘攝
走讀老照片,最好就是由本人來說明他的故事,圖為茂堂伯和大家分享東勢過往香蕉產業。吳哲銘攝

活動營首日,由台中市客家文化協會會長邱文偉帶隊,先就新盛里稱為「番社」的緣由,來說明東勢以往原客族群互動的脈絡,像是以往「番田根」習俗,是當時客家人向遷徙至埔里的平埔族便宜取得土地,自知理虧而每年過年招待他們回娘家作客而來,之中透過講解雞油埔、米粉寮、圓墩、山下…老地名,來連結族群史、家族史與過往生活,不僅讓大家聽得津津有味,最後更將這些內容改編成客語版校歌並教唱,讓大家對於接下來的實際走讀有初步的認識。

邱文偉表示,新盛里也是東勢最大里,人口超過5600人,也是全台少有一個里擁有三間大廟的村里,其源自於三個家族先後與平埔族大馬璘、阿哆罕、扒打竿三大社簽訂大租,因而分別帶來民安宮三山國王、保安宮秦李池三府王爺、慶安宮包蕭雷三府千歲信仰,因此每當有當地人詢問這里的里民住哪裡,籠統點的會說住在「番社」,而更精確的,則會說出頭社、二社、尾社,成為台中山城在地人才能意會的隱形行政區。

在走讀過程裡,不僅介紹了二社保安宮、將寮與伯公廟,更配合經營超過49年的明哥菜車時間,讓大家採購。明哥菜車的大聲公傳來熟悉的「萋魚喔~」,敲起來三代人的記憶,爺爺奶奶想起的是過往買菜的種種;孩子們則看到菜車上,便利商店買不到的各式傳統零食點心而開始口水直流,也才發現原來味覺記憶的起點,來自於這台小菜車。

明哥菜車第二代老闆邱育樑表示,父親阿明哥因為年邁無法販售,但看著從小到大的菜車,不單只是搭載自己的記憶,甚至還有經營路線各庄頭所有人的,今天看到小朋友是透過爺爺奶奶購買零食的味覺記憶,而認識菜車,讓他覺得選擇留鄉斜槓撐起菜車是十分值得的。

明哥菜車第一代老闆娘劉妙琴女士分享她的菜車人生。吳哲銘攝
小朋友見到熟悉的零食口水直流,這些傳統味道可是便利商店找不到的。吳哲銘攝
「萋魚喔」大家來買菜 。吳哲銘攝

而育樑的哥哥邱嘉樑,也隨著眾人打拍子,唱起甫獲得臺灣地方特色歌謠創作比賽社會組特優、自己最新的大埔客語創作歌曲《山城臺八線》,也讓孩子們從中了解家鄉的種種,嘉樑表示,看著孩子們喝著「有記憶的飲料」、聽著自己的歌,熬夜寫歌的辛苦也拋在腦後了。

來參加不僅有祖孫檔,還有母女檔楊嫦英和魏之耘母女,並由之耘分享自己的家族史。吳哲銘攝

新盛國小的代間共學大埔客家文化活動營,於7月2日展開大茅埔篇章,之後則是邀請參與的祖孫們,在講客廣播電台《來聊東勢》和聽眾一起分享他們的參與心得,相關追蹤報導,《客新聞》也會在活動後為大家詳盡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