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邦畛

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董事長

拿到《漫畫中壢事件》的樣本,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竟然有人願意以中壢事件當題材畫漫畫,實在太感動了。中壢事件發生在解嚴之前10年的1977年,這場驚天動地的街頭運動竟然發生在向來被認為政治態度最保守的客家地區。作者在漫畫裡頭雖然沒有特別彰顯客家因素,但桃園是全國客家人口(90.5萬人)最多的縣市,而中壢則是全國客家人口(23萬人)最多的鄉鎮市區,在客家地區發生了政治解嚴之前的民主行動,實在是一個值得寫入台灣客家運動的史前史呀!

1977年某一個天氣涼爽的午後,我和國中時期的同學騎著自行車在關西東安國小附近閒晃,忽然間一陣風似的,有人急急忙忙傳來一段話,「中壢那邊出事了!」說完又一陣風般吹走了,留下我們一頭霧水。當時我們剛剛考上不同的高中,還沒有投票權、也沒有管道可以瞭解「中壢那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但,詭異的氣氛卻深深印入我心底。

中壢到關西約30公里,那個年代的交通依靠新竹客運,沿著中豐公路(現在是台3線)可以串在一起。當時新聞沒報的,卻在路上聽到了。直到解嚴之後才知道,當天下午那陣風吹過來的是「中壢事件」。

1977年中壢事件,大批群眾上街抗議要求公平選舉。蘇佑昇翻攝

中壢位於鐵公路交通的樞紐,許多客庄年輕人順著台3線集中在中壢就業、生活與定居。漸漸形成了台灣最大的客家城鎮,然而,城市化之後市街上的客語卻變少了。1988年還我母語運之後,中壢車站首度發出客語播音,據說有人刻意前往收聽,就是因為想在大庭廣眾之下聽到客家話。1977年發生的中壢事件,是不是跟客家有什麼關係呢?

每一談起中壢事件,我的內心總有一股莫名的情緒,即便自己只有一陣風的耳語經驗,但隱藏在其中的客家因素卻激起了驕傲感。然而,這個話題長期以來都是禁忌,並非完全不能談論,而是無法進入公共領域。解嚴之後,中壢市公所準備編纂《中壢市志》,當時的編纂委員以政治已經開放,提議納入「中壢事件」,沒想到幾經討論仍以事件敏感為由無疾而終。至今相關資訊仍舊少得可憐。

日前,桃園市政府終於在事件現場旁的「壢景町」(事件發生時的警察宿舍)展出「為民主插電:看見—1977中壢事件」,應該算是鋪設了中壢事件進入公共領域的門路。

回顧中壢事件,意外在網路資訊上發現幾個以往沒想過但很可能彼此關聯緊密的歷史事件,在此筆記下來。中壢事件發生的前兩年(1975年)政治強人阿石伯過世。順著時間繼續往前查詢,發現台灣(當時的主流社會氛圍還以中華民國為傲)與世界各國的斷交潮。

1970年與加拿大、義大利斷交,1971年退出聯合國;1972年斷交國:賽普勒斯、馬爾他、阿根廷、塞內加爾、馬爾地夫、希臘、日本、澳洲、紐西蘭等9國;1973年斷交國:達荷美(貝南,第二次斷交)、薩伊、西班牙等3國;1974年斷交國:加彭、波札那、馬來西亞、委內瑞拉、尼日、巴西、甘比亞等7國;1975年斷交國:葡萄牙、菲律賓、泰國、西薩亞等4國;1977年斷交國:巴貝多、賴比瑞亞、約旦等三國,同年11月19日爆發中壢事件。

短短時間,台灣與將近30個國家的斷交潮集中在阿石伯過世前後,如果放在今日社群網路不知道會怎麼吵,在戒嚴令仍舊存在的當時,國人無從得知國際訊息,但,人心思變也不是政治戒嚴完全控制得住。

1979年中美斷交(中美建交,兩中不同),台灣走入完全不一樣的境地。戒嚴期間一場大規模的政治抗議事件為何發生在客家市鎮,原因應當十分複雜,但無論如何都無法排除客家人在政治高壓的年代勇敢展現的民主尊嚴。《漫畫中壢事件》的出版,勢必引發更多關於民主運動的隱藏能量,也將在客家運動上灌注了政治參與的強度。

漫畫《民主星火:1977衝破戒嚴的枷鎖》,畫風十分吸引人,故事編排真實呈現中壢事件。蘇佑昇攝
《民主星火:1977衝破戒嚴的枷鎖》可以讓讀者在短短的閱讀時間裡,認識台灣戒嚴時期最大的庶民街頭民主運動「中壢事件」。蘇佑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