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國玄、范修語/台北報導】台灣第一間客語廣播電台在1997年11月正式取得設立許可與廣播執照,距今已有25年,而第一個使用客語播音的廣播節目,其實在將近50年前就已經開始,而在50年前開始從事廣播工作的人,就是資深廣播人張茂隆(張民),他憶起當時進入廣播界時還需要經過各種審查、身家調查,後來進入廣播界播客語的歷程,這輩子「我對得起客家!」

「當年,台灣的廣播電臺都歸警總(台灣警備總司令部)管轄,所有節目都要在播出七日前送審,播音員也都要通過身家調查。」回憶起當年的言論審查,客家廣播先驅張茂隆(張民)先生接受採訪時表示,做了一輩子客家廣播,很高興看到國家成立講客廣播電臺,讓全台灣的客家人都有機會在廣播裡聽到客家鄉音。

張民先生做了一輩子客語廣播。范修語攝

以前當廣播人(播音員)要先經過培訓,從咬字到聲音表情,都有一定要求,剛入行的時候做華語廣播劇,問及為什麼轉換跑道,用客語做廣播,張民先生說「身為客家人,不說自己的母語,要怎麼傳承」,從事客語廣播近50年,「對得起客家」是張民先生對自己的肯定。

訪談過程中聊起客家傳播的發展,張民先生眼眶濕潤,從前沒有國家的力量支持客家,只能靠著民間的商業機制支撐,也就是「賣藥」做廣告,不過藥廠很現實,這位主持人的業績不好,下個月就換主持人了,曾經有聽眾為了能夠聽到客家節目,不惜花錢買藥,然後原封不動的寄還給主持人,表明支持客家廣播,張民先生也特別勉勵現在的主持人,有了國家支持,要更努力做出好品質的節目回饋鄉親。

張民先生提到客家傳播發展忍不住眼眶濕潤。范修語攝

以前的廣播沒有開放call in,跟聽眾的互動只能靠著信件往來,而現在聽眾跟電台距離近了,對主持人來說是很大的考驗,聽眾的問題往往會讓主持人招架不住,所以主持人要時時充實自己的內涵,特別是本職學能要與時俱進,張民先生表示,不管母語是哪一個腔調,主持人一定要先把自己的母語講好,時時充實自己,不要覺得自己當上主持人就目空一切,也勉勵新進的年輕主持人,剛開始語言不流利沒關係,可以透過各種管道練習進修,有心就可以把客語講好,一方面跟上時代潮流,一方面也要充實自己,做出紮實的節目內容。

張民先生希望能繼續傳播客家的美。范修語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