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秀琴
曾任出版社總編輯,現為作家暨譯者,著有《植有武威山茶的小屋》等書籍、翻譯《跟莎士比亞學創作》等。目前住在離台北城約一個小時的小鎮,持續從事文字工作。希望以每年一部作品的速度,完成小說、報導,劇本,翻譯作品。
回想起來,初夏時節於鄉村小學生實在無趣,只能捉弄同學取樂;端午前五月桃和西瓜都尚未熟成,沒有什麼水果,家裡只能應付著讓帶盛產的小黃瓜做便當水果,對小孩來說沒甜的瓜果怎麼算是水果,但還是有人無魚蝦也好,目眈眈仔望著。
有一次帶小黃瓜到學校,隔壁男同學說,分我一口。看見已經換夏季服裝穿短衣褲的男生,腳上大腿有幾個已經結痂的疤,張口就說,把疤摳掉,一整條都給你。人性中詭異的心思至今不解,一個人偷看一眼傷口滲出的血跡,一個人一口接一口啃瓜,兩人等著中午的便當。
有幾樣適合做便當菜的客家料理,其中鹹菜剁豬肉和瓜仔剁豬肉(瓜子肉)最受歡迎,做成肉餅再配個水果,蛋白質、澱粉跟維他命C都有了。肉餅是家常菜,肉多配料少一點揉成團拿去蒸,也曾吃過客屬單位員工餐廳加太白粉增加黏性的做法,這是第一次吃到吃不下去的瓜子肉。另外,客庒小吃攤則有客式滷肉飯,肉跟配料各半,有滷汁可當澆頭,直接鋪在飯上,很下飯。
做瓜子肉的醃瓜仔(amˋguaˋer,醬瓜)是用菴瓜(同醃瓜,亦即越瓜Cucumis melo Conomon Group)做成,現在的家庭菜園裡很少看到,是大量栽種的經濟作物,產地直接送到加工廠生產醬瓜。
菴瓜是香瓜,現在多稱美濃瓜(Cucumis melo Linn.)的變異種,一六八五年蔣毓英編纂的《台灣府志》中已有記載,「莦瓜質長 而色斑,又有白色者,亦名白瓜。」莦瓜就是菴瓜,而日本人稱菴瓜為白瓜,有「夏之寄語」的名號,也是奈良漬重要的食材。客家醃瓜仔有兩種,一種以鹽醃,另一種是豆醬醃,瓜子肉以豆醬醃的來蒸,香氣比較足。菴瓜也會拿來作福神漬(ふくじんづけ),一種不發酵的漬物,是日治時期留傳下來的做法。
而我認為最好吃的醃瓜仔要用香瓜來醃製,才是最高級的客家漬物,臺灣早期推廣美濃瓜種植,鄉村家庭跟隨潮流,也會在自家菜園種幾棵時代的產物,現今,因為不斷育成更符合當代人口味成了精緻高級水果,需要專業植栽才會有收成,也就少有家庭菜園種植,反而失去風土珍味。
臺灣人對葫蘆科和番木瓜科的蔬果以瓜來統稱,並有三百多年的使用傳統,攝影家楊基炘在一九六〇年拍過一幀採收菴瓜的照片為《豐年》半月刊所用,其中照片說明提到:外省來臺人仕,在瓜類的名稱上,常會將越瓜與適合涼拌或炒菜的胡瓜(黃瓜)相混淆。胡瓜上面有疣狀的刺,所以本省俗稱刺瓜。由此得知,臺灣人對菴瓜的深刻了解。
現代菜園的瓜類蔬菜,最多的是小黃瓜和大黃瓜(Cucumis sativus L.),臺灣黃瓜多為雜交品種,大約有二十個品項可挑選,以形狀大小來分,但習慣生吃小黃瓜,大黃瓜拿來做料理。黃瓜就是刺瓜,客語是竻(ned)瓜仔,是夏季菜園中每天都可收成的蔬菜。
臺灣夏天的葉菜不多,新鮮蔬食多半是瓜果,此時,就是客家漬物開封之際,鹹菜乾、豆乾、瓠仔乾和醃瓜仔等等,小學離家近,我的便當通常跟家裡中午吃的飯菜一樣,阿婆提前半個小時做好,讓阿公在下課前十分鐘送到,站在教室後面等,順道監督我在課堂上乖不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