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疫情指揮中心推動部分場所可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取代實聯制,出入只要秀出「台灣社交距離APP」即可免掃實聯制,到底有哪些規範?《客新聞》整理了使用此App的10大QA,幫助大家了解使用的場合。
Q1:我下載了社交距離App,就可以不用掃實聯制嗎?
A:莊人祥表示,社交距離App還在鼓勵民眾下載、推廣階段,並未停用實聯制,現階段採App和實聯制併行,有些地方仍要掃實聯制。
Q2: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免掃實聯制的標準為何?
A:莊人祥說,台灣社交距離App優先採用的標準為「有管理、有售票、停留時間較長」場所,例如餐廳、醫療院所等有人員管制的地點,為第一波適用場域,但傳統市場沒有固定出入口及人員管制,仍以實聯制為主。
Q3:怎麼判斷停留時間長短?
A:莊人祥說,只要在一地停留超過2分鐘,有裝APP者就可免掃實聯制;相對的,在一地停留小於2分鐘,例如進入超商的時間很短,就不建議用APP取代實聯制。
Q4:若出示社交距離App,但店家堅持要掃實聯制,可拒絕嗎?
A:莊人祥指出,超商等小店家在短期內仍以實聯制為主,因停留時間若不長、低於2分鐘,App會比較難探察,所以業者若要民眾掃實聯制,仍請民眾配合。
Q5:到電影院、夜店、酒店,或搭乘火車、高鐵,可用社交距離APP取代實聯制嗎?
A:莊人祥說,可以!餐廳、演唱會、車站等有人員管理的場域,都是優先使用社交距離APP取代實聯制的地方。
Q6:到醫院或診所可以用社交距離APP取代實聯制嗎?
A:莊人祥說,可以!疾管署自去年起便建議醫院工作人員使用社交距離APP,就醫民眾及陪病者也可以使用,若有人後來確診,就醫民眾或陪病者便可以經由APP的接觸通知。
Q7、使用社交距離App可暫時關閉藍牙,避免耗電嗎?
A:莊人祥說,手機開藍芽耗電量很低,建議民眾全天開啟,App才能發揮作用。
Q8:家中小孩或長輩沒手機或不會使用App,可與同行家人共用嗎?
A:莊人祥說,可以!足跡追蹤會以同行大人為準。
Q9:社交距離APP記錄的資料為何?資料保存多久?
A:莊人祥說,記錄的資料是與其他開啟「接觸通知功能」的手機彼此間的隨機ID,所有互動資料都不會上傳到任何雲端服務。而隨機ID將於手機保留14天,過期資料會自動從手機中刪除。
Q10:使用者若被通知為確診者時,會被別人知道嗎?
A:莊人祥說,確診者上傳接觸資料是由衛生單位通知確診者操作APP,取得驗證碼之後,再由系統上傳隨機ID以及活動區間資料,因此他人無法得知接觸對象或確診者之個人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