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佑昇/綜合報導】第57屆六堆運動會在3月12日、13日一連兩天在屏東縣竹田國中盛大登場,12日一早,由客家委員會楊長鎮主委與來自六堆及全國各地的貴賓、選手,一起為運動會揭開序幕!當天開幕式,也少不了精采團體演出,其中青色、黃色的「武獅」表演,受到觀眾熱議,「怎麼長得不太一樣?」、「嘴巴是正方型的耶」、「跟港片看到的舞師不一樣!」、「好像是客家人的武獅」、「長得好可愛!」

第57屆六堆運動會,在竹田國中正式登場,一早的開幕式,小朋友紛紛拿出自己手作、獨一無二的復刻版客家獅表演,驚豔全場遊客。圖/宋佩遙攝

12日的六堆運動會,堂堂邁入第57屆,自1948年舉辦至今,六堆鄉親都稱六堆運動會是「大武山下小奧運」,其中開幕式獲得滿場熱議的青色、黃色客家獅,其實和六堆客家族群早期移民的生活背景脫不了關係,根據當地耆老指出,「方口客家獅」是早期客家族群移民臺灣後,經常面對外力入侵,需要武力團結合力抵抗外敵,因此在日常彼此團練練武,接力傳承至今的活動,現場演出受到熱議的「客家獅」堪稱最能代表客家人團結、保衛家園的象徵之一,而且這頭客家獅,不是「舞獅」,而是會武功的「武獅」!

演出受到熱議的「客家獅」堪稱最能代表客家人團結、保衛家園的象徵之一,而且這頭客家獅,不是「舞獅」,而是會武功的「武獅」!圖/宋佩遙攝

當地耆老指出,以前小孩被嚇到,家人會在客家獅演出後,剪客家獅的獅鬚,讓小孩洗臉「收驚」,因為客家獅頭上有畫有八卦圖,象徵著靈獅,能保佑孩子平安長大,安穩的入眠!

當地耆老指出,以前小孩被嚇到,家人會在客家獅演出後,剪客家獅的獅鬚,讓小孩洗臉「收驚」,因為客家獅頭上有畫有八卦圖,象徵著靈獅,能保佑孩子平安長大,安穩的入眠!圖/宋佩遙攝
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處長陳麗萍(左),上金鐘講客號接受講客廣播電臺節目「日日恁香」主持人鍾麗香(右)訪問。圖/宋佩遙攝

 

金鐘講客號到六堆運動會現場,做起現場節目,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處長陳麗萍(左)接受講客廣播電臺節目「日日恁香」主持人鍾麗香(右)訪問,兩人訪問後合影。圖/宋佩遙攝

屏東縣客家事務處處長陳麗萍表示,開幕式獲得全場熱議的客家獅,其實是歷經多年,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自己在106年上任後,發現客家族群獨有的「客家獅」技藝和文化瀕臨消失危機, 因此在中央客家委員會的全力支持下,串聯中央及地方,於109年,啟動「復返客家獅」計畫,以「由一頭老獅子找回300頭小獅子」為理念,保留、推廣客家方口獅的技藝及文化,當初先是找到願意、且能還原出客家獅的屏東五溝水客家獅技師劉文雄,還原出傳統客家獅的原貌,並與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合作USR計畫,成功改善傳統客家獅獅頭「沉重近30公斤」、「不利推廣至長者及小孩」的問題,復刻出壓克力板模的小獅子,大大減輕獅頭重量,讓長者及小朋友都能夠製作出「不失傳統客家獅文化面貌,又能輕易上手的客家獅!」

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與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合作USR計畫,成功研發出壓克力的獅頭模版,改善傳統客家獅獅頭「沉重近30公斤」的問題。圖/翻攝自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臉書。
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推動的「由一頭老獅子找回300頭小獅子」歷經2年的時間後,已推廣至當地社區關懷照顧據點與鄰近學校。/翻攝自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臉書。
現在客家獅的製作有材料包及教學/翻攝自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臉書。

陳麗萍指出,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推動的「由一頭老獅子找回300頭小獅子」歷經2年的時間後,已推廣至當地社區關懷照顧據點與鄰近學校,除了當地鄉親開始知道如何製作獅頭,鄉親更會延伸表演武術套路等,大家也十分珍惜自己手作、獨一無二復刻版客家獅「而不是拿到經費後,就買現成的獅頭!」

陳麗萍找到願意、且能還原出客家獅的屏東五溝水客家獅技師劉文雄,還原出傳統客家獅的原貌,並與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合作USR計畫,成功改善傳統客家獅獅頭「沉重近30公斤」、「不利推廣至長者及小孩」的問題,復刻出壓克力板模的小獅子。圖/宋佩遙攝

客委會表示,客家獅約於清道光年間隨著廣東省嘉應州、惠州和潮州等地的客家人渡海來台,日治時期受到壓抑而停滯,光復之後復甦,五O年代因為經濟起飛、年輕人進入工廠而中斷,近年則因為客家意識的興起,客家文化活動的增多而再度興起。

現在有客家獅活動的區域,主要分布於新竹縣、苗栗縣、雲林縣、嘉義縣、屏東縣等客家地區,早期多為春節期間或廟會慶典才會出現客家獅,現在則多以開張、動土以及客家文化活動中才會出現。客家獅表演,主要取其祥瑞驅邪之意,背景音樂以打擊樂器為主,包括鼓、鑼、鈸,熱鬧的客家音樂,充分帶出客家獅的武術磅礡氣勢。

客家獅簡介:
「客家獅」是客家人所舞的「武獅」因為主要源起武術禦敵,所以不稱「舞獅」,客家獅,獅頭略成正方體,凹凸分明,額頭上書寫「王」之字號,代表萬獸之王,舞藝高強;獅嘴可以開合,生動栩栩如生,下額披有紅布;獅面為青色,稱為青獅,代表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客家獅的演出組成,有大獅、財神(俗稱大面)、吉祥猴(俗稱小面)三種吉祥物為主,背景音樂以大鼓、銅鑼、鈸配合,而且早期客家獅會使用「草蓆」製作,成為客家獅最大的特色,代表客家人雖僅一席之地也能成功立足。
舞獅、武獅不一樣。
醒獅:造型較華麗、立體,頭頂上有一根獨角,額頭前有一面鏡子,獅身有顏色豔麗的亮片,眼睛、嘴巴、耳朵都可以動,電影黃飛鴻等港片都常出現,出現大眾視野的機率較頻繁。
閩南獅:流行於台灣南部,眼睛和嘴巴沒有活動機關,所以俗稱「閉口獅」。
客家獅:獅頭呈正方形,額頭寫「王」,外型可愛,嘴巴可180度的自由開合,傳統製作以木造而成重達30公斤,早期為客家人練武強身的一種武術團體演出,稱為「武獅」。